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adminadmin 法甲联赛 2024-02-28 110 0

  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0:00,欧洲杯B组第一轮,丹麦对阵芬兰。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无对抗情况下突然失去意识倒地,队友发现后呼叫队医紧急进场,主裁吹停比赛并呼叫担架。担架进场后,队医现场紧急做心肺复苏并使用了AED。比赛随后暂停。现场观众和丹麦球员,都在为埃里克森祈祷。几分钟后在丹麦队医的全力抢救下,埃里克森终于转危为安。随即被送往医院。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不少人对AED知识的缺乏和对突发晕倒抢救流程的不了解,借着这一次机会给大家梳理一下,告诉大家什么是AED,怎么做心肺复苏,为什么埃里克森没有第一时间被送医的原因?

  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如果身边的人不能及时施救,患者4分钟以后的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大脑也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通过埃里克森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症状发生前是没有任何征兆,很突然,而且有效抢救时间非常短暂。

  如何把握黄金4分钟进行正确的急救

  1、确认意识,拨打120、心肺复苏术(CPR)

  埃里克森倒地后,丹麦队的队医第一时间检查了球员的基本生命体征,发现球员此刻已经没有了心跳。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随即第一时间的是心肺复苏。因为球员此刻是没有呼吸的!需要第一时间依靠人力去帮助他恢复正常呼吸。根据美国AHA心脏协会的指南应通过在受害者胸部中间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来完成人工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要快速、有力,按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按压中断持续的时间,同时按压中断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0秒。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2、什么是AED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这是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可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一般非医务人员在接受4小时学习演练,都能完全掌握。这样一个产品发展至今已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急救的新的理念,是一套完整的救人于关键的流程

  相信很多朋友大多对他都不太陌生,毕竟在公共的体育场和地铁站,飞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你真的了解它吗?大多数人答案应该是否,今天大家都在焦急的疑惑,为什么埃里克森没有直接被抬走送医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因为第一时间要对患者使用AED ,避免错过黄金4分钟急救时间。

  3、使用AED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AED的其实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就有机会将人救回来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1、首先需要开启AED,然后依据指示和声音的提示进行操作。

  2、接下来在患者右胸上部和左胸下部分别贴上电极片。(注意:电极片直接贴在裸露皮肤上,保障胸部无水渍,无汗液。)日本光电品牌AED电极片可不分左右贴好就行,但不同型号的AED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切记切记根据图片要求进行

  3、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有些AED的电极片是预安装好的,可以忽略此步骤。

  4、此时AED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切记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放电!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5、一次除颤后未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正常心率,操作者应继续进行CPR(心肺复苏术),然后AED会再次分析心率,除颤,CPR,反复直至心率恢复正常或者直到120到来。

  AED的普及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避免很多本来不应发生的悲剧。在在没有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当除颤延迟时,存活率每分钟减少10%,但如果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和除颤,4分钟内存活率可以超过60%

  如今所说的AED,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救人的产品,而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希望在外面的国家,能从“没得用”到“不会用”到“不敢用”到“随处可用”和“人人会用”这样一个过程。

如今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