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adminadmin 西甲联赛 2024-03-16 80 0

  前几天的亚洲杯,大家都看了吗?

  万幸,我见证了中国女足的绝地反杀——

  上半场,连输两球。

  所有人都为姑娘们捏了把汗。

  谁都没想到,她们还能在下半场逆风翻盘。

  90分钟,追平比分。

  93分钟,绝杀反超。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球场上,呐喊声响彻天际。

  时隔16年,中国女足重新站上了亚洲杯冠军奖台。

  这一幕,足以载入体坛史册。

  我本以为,所有人都会为她们骄傲,为她们热泪盈眶。

  但我没想到:

  姑娘们拿下冠军后,有人却盯上了她们的屁股。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在女足夺冠的第二天,一篇帖子在贴吧火了。

  主楼,是一张截图——

  在姑娘们庆祝进球的时候,一位队员的腰部纹身露出来了。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这一露,就引发了部分网友的集体高潮。

  接下来的文字,可能会让你生理不适。

  因为每一个字,都在击穿人性的下限。

  有人率先“科普”,称这个纹身图案,是“淫纹”的一种。

  而所谓淫纹,就是指作风淫乱的女性,在身上纹带有性暗示意味的图案。

  一段毫无来由的揣测,瞬间激起千层浪。

  原帖下面,开始不断涌现淫句创作:“出入平安呢捏。”“纹身也要你批准啊,人家给对象加攻速用的。”“能进球就是好裤裆。”“太烧了吧,白天玩球晚上球被玩是吧。”……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类似的评论,不胜枚举。

  经历过贴吧时代的朋友,应该都懂这些话的含义。

  无一例外,都是下三滥的色情玩笑。

  字字句句,都龌龊不堪。

  帖子发出后,有专业纹身师出来辟谣。

  自己从事纹身行业六年,从未听说过“淫纹”。

  女足姑娘腰部的纹身,只是老鹰或者鸟类的图腾。

  因为图案本身左右对称,所以多出现在身体对称的部分。

  而鹰的纹身,代表着自由、力量、无畏。

  或许,这正是姑娘们驰骋赛场的精神象征。

  可那群人却隔着屏幕,用键盘当武器。

  对着一张捕风捉影的照片,把无知当幽默。

  为国争光的英雄,沦为了他们意淫的对象。

  稍微了解足球的朋友应该知道:

  这群女孩,赢得有多不容易。

  她们曾经爬上巅峰,又经历了十多年的低迷。

  关注度和收入福利,和男足更是断层差距。

  如果说男足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足就是无人问津的野孩子。

  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上,她们经历了大比分惨败。

  前教练甚至对她们“判了死刑”:

  “中国女足的复兴,不是我一个教练和教练组能够改变的。可能会在下一个大赛止住下滑,但是从规律来说,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这群女孩是踩碎了质疑和嘲笑,拼了命杀出的血路。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可在今天,当女性获得一点成绩,有人便急不可耐地使出“荡妇羞辱”,把性别变成道德枷锁,来挽回自己可怜可悲的自尊。

  你为国争光又如何?

  不还是一介女流之辈。

  既然生而为女,就不配被尊重。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事实上,针对女性运动员的羞辱歧视,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还记得去年东京奥运会吗?

  那个夏天,我们见证了无数崛起的、鲜活的女性力量。

  看到了如鱼入水,青葱灵动的全红婵。

  看到了手如拂羽、身如磐石的巩立姣。

  看到了娇俏比心、又甜又飒的杨倩。

  看到了目光如炬、自带杀气的孙一文。

  这些健康、自由、自信的女性,组成了一幅何其动人的群像。

  然而赛后,等待她们却是铺天恶意。

  在巩立姣身披国旗走下领奖台后,一位记者拦住了她。

  因为巩立姣的体型,不符合记者对于“典型女性”的认知,她便把巩立姣为铅球梦付出的21年,定义成“非女孩的人生”。

  连带着她的铅球事业,都成了“非女孩职业”。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重看那段采访,我只觉得心疼。

  巩立姣眼里的光,是一点点暗下去的。

  记者还不依不饶:

  “未来你的男朋友,掰腕子一定掰不过你。”

  巩立姣只能局促地说:

  “我不掰腕子,我很温柔的。”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没人在乎荣誉加身,只关心她够不够“女孩”。

  拿下中国首金的杨倩也不例外。

  记者采访时,只会问她“择偶标准”。

  他们不管杨倩才21岁,刚过最低法定年龄。

  直到今天,这样的偏见还在延续。

  女足夺冠后,同样的报道卷土重来:

  《女足队长还是单身,夺冠夜女足队长妈妈公开择婿标准》。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还有商场挂住横幅:

  《中国女足的姑娘们,欢迎嫁来xxx》。

  看着加粗的标题,我只觉得讽刺。当我们为优秀的女性振臂高呼,说“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时。

  有人提起女性价值,只能想到嫁娶。

  我多想替运动员们告诉世人:

  她们有自己的名字,她们在为梦想而战。

  我爱她们身上的力量感,爱她们凌厉的眼神,蓬勃的朝气。

  我爱她们作为女性本身的光芒。

  这一切,与婚恋嫁娶无关。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女运动员遭遇背后折射出的,是女性共同的处境。

  你们或许没有听过一个词,叫“全体性化”。

  意思就是,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剥夺女性身上作为“人”的特性。

  女人的身体代表“性”,女性是“性用品阶层”

  女性是“通用”的。

  在这套逻辑下,无论她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取得了多少成就,都没有任何意义。

  回头看,偏见在女运动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她们的夺冠时刻,只留下腰部纹身的揣测;当她们的奖项被无视,只剩“女德班”式的催婚催生;当她们肆意挥洒的美,被规训成一套统一的模板时,我就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在这个春节,是女性运动员,让国人的精神振奋了一次。

  她们理应收获所有的鲜花掌声。

  而不是在固有的父权环境里,被语言骚然,被意淫凌辱。

  萧红说过一句话: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但无数崛起的女性力量,正在冲破藩篱,告诉世人:

  “地平线只是开始,天空也不是终点。”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所以,我无数次写女性偶像的故事。

  我想让她们的故事,被记住,被传承。

  她们从恶意中走来,脚踩泥泞,身披荣光。

  她们该让更多女孩得到力量,视他人目光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自己的夜路。

  文章最后,我想起女足队员李佳悦的一段话。

  唯愿所有女孩,都听懂铭记:

  “希望每个女孩子都对自己的人生,有说yes或者no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顺从。

  即使大家说你没那么漂亮,你没那么有趣。

  但我们也一定,要热烈而又自在地活着。”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我总为这样的力量动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