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保命技能学起来,欧洲杯“教科书式的抢救”背后主角就是它! - 知乎

adminadmin 英超联赛 2024-03-30 102 0
心脏骤停保命技能学起来,欧洲杯“教科书式的抢救”背后主角就是它! - 知乎

  在丹麦当地时间 6 月 12 日举行的欧洲杯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出现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赛中,丹麦球星埃里克森在无球员接触的情况下失去意识倒地不起。埃里克森意外倒地

  8秒,后队医就抵达现场;37秒,携带急救设备的医务人员冲进场地;52秒,AED设备抵达;最终,埃里克森逐渐恢复意识。用事后媒体的话语评价,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抢救”。

  埃里克森逐渐恢复意识那么,能够把埃里克森从死神手中拽回来的AED,到底是何方圣神?在此次救援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揭开AED的神秘面纱图片来自腾讯医典

  本次埃里克森被救,有一个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丹麦队长克亚尔。克亚尔发现埃里克森倒地后,第一时间让裁判暂停比赛,呼喊队医进场,随即检查队友的姿势。他掰开埃里克森的嘴巴,确保呼吸顺畅,并防止其咬断舌头。随即使用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进行抢救。而AED这个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可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一般人接受4小时的学习演练都能完全掌握。这场意外也让不少网友表示,学点保命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学会使用AED至关重要

  图片来自腾讯医典根据欧足联的官方说明,在事故发生的第52秒,“救命主角”AED设备即被送达。救援持续到8分08秒,救护车专用的担架抵达,而后期的照片显示,埃里克森在被担架保护出场时,已经恢复意识。据统计,心脏骤停1分钟内胸外按压,抢救成功率可达90%;4分钟内实施胸外按压,成功率降至50%。但由于大部分人缺乏正确的胸外按压知识和能力,抢救成功率大打折扣。而如果使用AED除颤抢救,成功率远大于徒手操作。这个事件也充分说明,心脏骤停这种突发疾病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而能不能抓住心源性猝死的“黄金4分钟”急救法则、实施快速的高质量心肺复苏和除颤法将是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黄金4分钟!

  如何快速找到AED?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AED总体配置率目前处于极低水平,配置率约为0.2-0.3台/10万人,低于100/10万人的国际水平。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AED有效覆盖人群已达到城市人口的80%,中国这方面最先进的城市(比如深圳和杭州),目前这个数字还不到30%。如何让每个人知道身边最近的AED在哪里?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腾讯就在做这方面的基础建设。了解互联网与AED的完美配合Q:如何利用手机查看AED位置?

  打开“腾讯地图”或微信“城市服务”(微信-我-钱包-城市服务),搜索“AED”,即可显示距离本人最近的AED设备。腾讯还和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发布微信小程序“AED地图”,只要一打开小程序,也可显示距离最近的AED。

  Q:AED小程序有那些用处?

  一方面是“找机器”,另一方面是“找人”,也就是寻找具备急救能力的志愿者。目前国内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络,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好基础。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可加入应急救助互络,一旦周边有人呼叫,即可提供帮助。

  Q:互联网与AED的结合优势在哪里?

  这项服务的普及,能让社会现有AED设备得到最大限度使用。通过公益化的运营,腾讯可引导用户寻找和识别AED,以便第一时间取用。这项运营也将极大节约AED的铺设成本。目前,腾讯各园区均装有AED设备,设备边贴有应急码。一旦有人晕倒并取用机器,就可扫码呼救。楼层保安收到通知,附近志愿者也会收到求助短信。为免除施救者顾虑,每一个AED设备都有标明了民法典关于自愿施救免责的“好人条款”。一旦成功救助,施救者也将获得奖励。腾讯在各办公大楼部署了AED急救系统,马化腾计划将这套系统捐赠给社会

  腾讯公司做过测试,通过这套呼救体系,心脏骤停者都能在“4分钟黄金时间”获得救助。若将这套系统推广到全社会,在人流密集的机场、地铁、学校,在心脏骤停常出现的体育场、健身房、养老院,人群中专业志愿者密度提高,社会应急体系才能真正成为“救命网”。

  深圳是国内较早配置AED的城市,目前公共场所AED超过5500台,大部分为近两年投入。截至2021年1月,深圳AED参与现场抢救73人次,成功救治23人。单单2020年,深圳民众使用AED现场抢救并成功救治患者11人。AED社会效益的显现,离不开应急网络初步成型——包括AED的大量设入,志愿者培训,也包括网络体系建设。后者正是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今年4月马化腾表示,腾讯希望“基于微信平台做一个社会型的应急支撑体系”,未来将把系统捐赠出去,捐给学校及社会各界。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应急抢救体系的建立完善,很多人的宝贵生命将得到挽救,很多家庭的悲剧将得到避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将大幅提升,使奇迹成为常态,悲剧极其罕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